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星星阅读网 > 女频言情 > 说好的受苦呢?我快被宠上天了前文+后续

说好的受苦呢?我快被宠上天了前文+后续

牛腩焗饭 著

女频言情连载

主角傅景臣姜瑜曼的古代言情《说好的受苦呢?我快被宠上天了》,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牛腩焗饭”,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她睁眼醒来,竟穿越成了书中男主怀孕六个月的恶毒前妻。原主一心钻营,费尽心机嫁入傅家,只为圆那当官太太的梦。然而,当傅家蒙冤遭贬、落魄在即,原主决然打胎离婚,不顾家人的苦苦哀求。看着帅过明星的老公,摸着腹中六个月的胎儿,她心中暗叹:这丫头,如此优渥还不满足!按照原书走向,两年后男主和其父亲官复原职,将与重生女主开启幸福生活。但她作为穿越者,可不愿拱手相让!身为新时代女性,她深谙躺平之道。她才不会舍弃这极品老公,自寻烦恼。想着两年后傅家便能平反,届时一切顺遂,她便毅然收拾包袱,随傅家下...

主角:傅景臣姜瑜曼   更新:2025-05-02 12:0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傅景臣姜瑜曼的女频言情小说《说好的受苦呢?我快被宠上天了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牛腩焗饭”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傅景臣姜瑜曼的古代言情《说好的受苦呢?我快被宠上天了》,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牛腩焗饭”,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她睁眼醒来,竟穿越成了书中男主怀孕六个月的恶毒前妻。原主一心钻营,费尽心机嫁入傅家,只为圆那当官太太的梦。然而,当傅家蒙冤遭贬、落魄在即,原主决然打胎离婚,不顾家人的苦苦哀求。看着帅过明星的老公,摸着腹中六个月的胎儿,她心中暗叹:这丫头,如此优渥还不满足!按照原书走向,两年后男主和其父亲官复原职,将与重生女主开启幸福生活。但她作为穿越者,可不愿拱手相让!身为新时代女性,她深谙躺平之道。她才不会舍弃这极品老公,自寻烦恼。想着两年后傅家便能平反,届时一切顺遂,她便毅然收拾包袱,随傅家下...

《说好的受苦呢?我快被宠上天了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傅景臣点头,“这些你看着办就行了。”

闻言,姜瑜曼眼神都柔和了不少。

傅景臣这点是真不错,虽然下乡了,可他不觉得这些东西都该由自己来做。

尤其是今天一家子护着自己的态度也拿出来了!

今天两家人的对比,就连姜瑜曼自己都爽到了。

“腿好点了吗?”傅景臣继续揉了一会,开口问道。

“好些了,”姜瑜曼用腿踢了踢他,声音不自觉有点娇:“快点上来暖床,我腿有点冷。”

到底是北方,刚才还闷热,现在已经有点冷了。

姜瑜曼是畏寒体质,火炉似的傅景臣一出去,她就觉得冷冷的。

傅景臣躺进被窝陪伴。

姜瑜曼像蛇一样钻进他怀里,感觉到他浑身的暖意,不由得贴的更紧。

她的腿冷,下意识傅景臣身上贴。

一贴一动,一时间不小心碰到了不可描述的东西。

傅景臣轻轻抽了一口气,抓住她的腿,声音有些喑哑,“别乱动。”

姜瑜曼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懂的无知少女,意识到自己碰到了什么,顿时俏脸一黄。

赶紧停下动作,解释道:“我、我不是故意的。”

“没事。”傅景臣暗自平复了一下气息。

姜瑜曼悄悄把腿移开,在别处取够了暖,赶紧放开他。

再不放开,她的脸都要熟透了。

但傅景臣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浑身硬邦邦的怎么都睡不着,最后还是偷摸出去冲了个冷水澡。

姜瑜曼在床上睡着,全当听不见。

第二天,姜瑜曼睡到自然醒起床,拿着食材准备去厨房做饭。

按照昨天的情况,她估摸着这会儿院子里应该已经没有其他人了。

谁知道走出门,居然看见姚家门口有个女人在晾衣服。

也大着个肚子,月份看起来比自己大,得有七八个月了。

瞧见自己出来了,她也投来了目光。

两人四目相对。

“你就是傅家媳妇吧?”不等姜瑜曼说什么,她率先笑了笑,开口问道。

此时,姜瑜曼也想起女人的身份了。

书中姚家老三,姚振江的媳妇,姚三媳妇。

也是姚家三个媳妇当中长得最好、脾气最不好的一个。

之所以能认出她来,主要是按照书中剧情,姚家现在就只有她一个儿媳妇有身孕。

也是自己刚开始瞄准想认识的人。

她有缝纫机!还会做衣服!

“姐,你知道我?我怎么没见过你?”姜瑜曼想起这点,也接过了话头。

“咋没见过?昨天晚上咱们不是见了?”

姚三媳妇笑着道:“还是我男人去火车站接的你们呢。”

“原来你是他媳妇呀!”姜瑜曼露出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我们真有缘。”

语气特真诚。

姚三媳妇听了挺高兴,她本来就欣赏姜瑜曼的性格,此时心中对她的好感又上去几分。

“那可不是么,你这月份得七个月了吧?”她看向姜瑜曼的肚子。

“六个月了。”姜瑜曼说道。

她算是比较显怀的肚子。

姚三媳妇有些羡慕,“才六个月,你家里人就不要你上工了?”

她知道姜瑜曼不去上工的事儿,要不然姚思萌也不会多了白面和肉干吃。

“我这人不会下地,所以在家里忙一下饭菜的事,姐你不也是?”

姚三媳妇摇头:“我就是今天人不舒服没去,一般都要上到九个月的。”

九个月?

姜瑜曼震惊了,那么大月份,就不怕把孩子生在地里吗?

看她满脸震惊,姚三媳妇笑道:“就这还是好的,有些人直接在地里生。”



傅景臣道:“没关系,她身体不好,我们一家人都担心她出事。”

姚安国见他心意已决,就点头道:“行吧。”

傅家一家人是下乡改造的,有劳动指标要求。

他们家虽然有关系,但也没让他难办,只想让一个人不上工。

这年头谁家都不容易,白面和肉,家里也好久没吃过了,想到这些,姚安国也能接受。

两人又客气几句,傅景臣才从屋子里出来。

刚到门口,就碰见一个编着两根麻花辫的姑娘急急忙忙跑了过来。

他侧身避开,一眼都没有多看,朝着屋子里走了。

那姑娘却像是被定住了一样,眼神深深望着那边,一直没有回神。

溜达出来的姚安国看见她,道:“思萌,你回来了咋不进来?在那站着望什么?”

姚思萌回过头来,眼珠子一转问道:“爸,刚才那人谁啊?是今天新来的知青吗?”

“不是知青,是城里下乡来改造的。”

“哦。”姚思萌眨了眨眼睛,一脸若有所思。

姜瑜曼并不知道这个插曲,傅景臣去姚家的时候,她还在和傅母铺床。

两间屋子,大的那间屋子隔开成两个房间,由傅望山夫妻俩和傅海棠住,他们夫妻俩就住在那间稍小的屋子里。

刚铺好他们的房间,傅景臣就从外面进来了。

傅母赶紧问:“怎么样?队长怎么说?”

傅景臣道:“队长同意了。”

“那就好。”傅母松了口气,“曼曼,你这两天赶车也累了,今天晚上好好休息,我就先回去了。”

“好。”

傅母出去后,两人也没有耽误,很快便收拾好上床了。

现在还太早,姜瑜曼躺在床上看着屋顶投进来的月光发呆,身边的傅景臣也没有动静。

就在她以为傅景臣已经睡了的时候,他突然开口了:

“明天如果不想做饭的话,可以不用做,我回来做。”

姜瑜曼下意识道:“我会做饭,我之前不是在爸妈小妹面前说了吗?”

“那你有什么心事吗?”黑夜里,傅景臣微微侧头。

她没睡觉,很像有心事。

姜瑜曼没想到他这么敏锐,不过既然他都问出来了,她也直说了:

“爸妈不是把钱放在我这里吗?”

“我明天想去公社一趟,买点东西。补贴的粮食就这么少,干重活吃少了也受不了。”

从家里带来的那些东西,最多能支撑两天,自己现在最需要的是将空间里的东西合理拿出来。

“……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公社。”顿了顿,傅景臣开口。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明天去问问。”姜瑜曼见傅景臣没有反对,赶紧道。

“嗯,如果问不到你就回来,下工后我去问。”傅景臣叮嘱。

“好。”姜瑜曼甜甜应了,侧身靠着他的肩膀道:“老公,你真好。”

不管是说做饭,还是他担心自己问不到怎么去公社,方方面面都贴心又周到。

完完全全是在为自己考虑。

姜瑜曼的心不是铁做的,想着这几天他的所作所为,没办法不感动。

傅景臣浑身一僵,显然很不习惯姜瑜曼这么叫他。

“……嗯,睡吧。”好半天,他才这么回道。

姜瑜曼仿佛能感觉到他的别扭与拧巴,嘴角忍不住上扬。

夜深了。

这里的床质量太差,稍微一动就吱呀作响,姜瑜曼本以为自己这一晚上会睡得不好。

但恰恰相反,就因为这是这两天唯一躺在床上的时候,了却心事后,她睡得特别沉。

第二天一早,就连院子里其他知青说话做饭的动静都没有吵醒她。



环视一圈,这个空间极大。

她再次睁开眼睛,想试试这个空间里能不能储存东西。

姜瑜曼看着自己手上拆下来的相框,心念一动,下一秒,相框顿时消失不见。

再一看,它已经出现在了刚才的那一片空地上。

小小的相框在二十多平方的地盘上显得异常渺小,孤零零躺在那里,看着居然有些可怜。

见此,姜瑜曼异常兴奋:原来那片空地的作用是拿来放自己需要储存的东西。

趁着傅景臣还没有上楼,她重复试了好几次。发现不管什么东西,都能在那片空地拿去自如。

有黑土地,可以种植;有灵泉水,方便灌溉,目前看来喝了对身体也有好处;

有专门的区域可以存放东西,空间很大,能装下很多物资。

简直就是个多功能的万能空间。

虽然有这么好的婆家,但是姜瑜曼一直都担心下乡后的伙食问题。

毕竟是改造,伙食上一定比不上现在。繁复的劳作,吃的也不好,谁都受不了。

家里还有这么多人,除开傅望山父子俩,家里三个女人都不是劳力,况且三个月后,自己还要生孩子。

这两年的时间,是真切要吃点苦头的。

现在有了这个意外收获的空间,自己完全可以趁着明天多屯点吃喝的东西,下乡之后拿来贴补家用。

而且还能将重要的东西全部放进空间里,不需要担心丢失!

想到这些,姜瑜曼心里尽是兴奋,这一趟回姜家,真是回去的太值了!

她将项链戴到脖子上,开始盘算自己目前手里的东西。

目前自己身上有傅母给的一盒子钱票,还有从娘家拿回来的那一千八,不算首饰,手上的现金也有接近五千。

这些钱,可以买不少物资。

但是忙中容易出错,今天她一定要列一个物资清单,明天想办法采购齐全。

吃食方面:米油,鸡蛋,尤其是肉!

她可是个无肉不欢的人。

还有一些其他的物资,比如衣服,鞋子,保养脸的东西……

正盘算的起劲,傅景臣已经拿着药上楼来了。

姜瑜曼忍住过于兴奋的心情,配合他包扎伤口。

就一道小小的划伤,傅景臣不仅涂了药,还给缠上了一层纱布。

“下次拆相框的事你可以让我来,我皮糙肉厚。”包扎完,他抬头看着姜瑜曼说道。

姜瑜曼点了点头,没忍住盯着傅景臣一直看。

这个角度的傅景臣真是帅的没边,鼻子挺的可以在上面滑滑梯的那种。

果然老公还是得找个帅的啊,看着这样的老公,她都忍不住开始幻想肚子里的孩子未来长着怎样的一个俏模样了。

原主虽恶毒,但实在美丽,还有一个这么帅的爸,这孩子的基因真是没得挑。

“怎么了?”傅景臣见姜瑜曼一直看着自己,开口问道。

姜瑜曼当然不能说被他帅到了,随口道:“我明天打算出去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东西。”

傅景臣:“都看你的,不过我明天没空,要不要让海棠陪你?”

下乡在即,车票和一些手续都需要明天去办。

姜瑜曼道:“不用了,我就是去看看有没有雪花膏哈喇油,这些东西不重。”

现在的市场上买不了太多东西,她是打算主要去黑市的。

黑市里东西全,而且量大也没人问,自己还有天然的作弊神器,也不怕被抓住。

没人跟着,她才能放心大胆去黑市。



一整天下来,腰都要折了,回来还要洗漱做饭。

这种情况下,就算瞧见边上的房子里新来了两家人,大家也都累的提不起劲儿看。

周芸倒是有心想和这些知青打好关系,见知青们开始生火做饭,赶紧拿着东西也去了厨房。

傅家没去凑这个热闹,在屋子里刚吃完饭,姚振江便提着几袋粮食过来了。

进门便将几个袋子放在屋里,“咱队里现在也不宽裕,这些是咱们队上给的补贴,一共有六十斤玉米面,六十斤高粱面,白面五斤。”

“等秋收后还会分粮食,你们明天跟着上工,到时候也按照工分和人头给分粮。”

闻言,姜瑜曼在心里盘算:秋收一共就这么短的时间,就算他们这期间努力下地,没参与之前的播种,也没多少工分。

关键是他们和知青一样,都是外来人员,分粮食肯定没有村民们分的多。

就算是按照最乐观的算法拿到粮食,一家子想撑到夏收分粮,也得勒紧裤腰带。

这也幸好是自己有空间,不然分的粮食一家子哪里够吃?

傅家其他人的想法和这差不多,但还是接过粮食道:“行,同志,真是麻烦你了。”

“没事。”姚振江不在意地摆了摆手,因为还要赶着去给周芸家送粮食,说完话就出去了。

他前脚刚走,后脚傅望山就把五斤白面的袋子单独拎了出来,看着傅景臣说道:

“景臣,你拿着这些去队长家,跟他说一下儿媳妇不上工的事儿。”

下乡之前,一家人就下决心不让姜瑜曼上工。最近正是最累的秋收,更不敢让她去。

儿媳妇肚子里还怀着孩子呢,要真是上工,累出什么事情了可怎么办?

闻言,傅母也赶紧去将包里带的肉干拿出来,一并放在桌上,“这些都拿上,就说我们几个都上工,让曼曼不去。”

傅海棠忍不住道:“爸妈,她不上工,咱们去上工了,回来难道还要做饭伺候她啊?”

她也没下地干过活,今天在驴车上看见那么多人在地里累得满头大汗,心里也慌。

难免有些不平衡,语气也冲。

“海棠,你……”

傅母虎着脸,话还没说完,姜瑜曼就道:“妈,别生气。我本来就想好了,我在家里做饭。”

“不行。”傅母下意识拒绝,“你在家里也没做过,妈来做。”

姜瑜曼下意识朝着傅景臣的方向看了一眼,看清楚了他眼底的担忧。

语气安慰道:“妈,我不会做农活是真的,但是做饭我会。”

“之前在家里有人做饭,所以我没做。现在咱们一家人齐心协力才能渡过难关,我只是做饭而已,累不到的。”

她空间里的那些东西,当然要自己掌勺才有机会拿出来。

这两年,姜瑜曼才不想亏待自己和一家人的嘴。

“闺女,你妹妹不懂事,你别听她说的。”傅望山沉声开口,还看了傅海棠一眼。

“爸妈,我真的会做饭,这样吧,我就先在家里试试,如果我不想做了,就跟你们说。”姜瑜曼有些无奈。

又是一番好说歹说,几人才松口。

但即便松口了,傅望山夫妻俩也眉头紧皱,活像是遇到了大难题。

……

天黑下来后,院中知青都回了屋里,傅景臣拿着东西去了大队长家里。

姚安国听傅景臣说了来意,皱眉道:“你媳妇不上工,就分不了粮食,也没有人头粮。”

大队里很多女人怀孕也会下地干活,他是觉得没什么必要。



李大叔之前也是当兵的人,热心肠。

他一听姜瑜曼说他们一家子来,就知道不是知青下乡,多半是出事儿下乡的。

改造的人不比知青,要是惹了村里的红眼病,人家只要去举报,就没啥好果子吃。

也是看姜瑜曼对自己礼貌,李大叔才出言提醒。

“多谢叔提醒,我明白了。”姜瑜曼没想到李大叔这么热心肠,还有些感动。

但有原主母亲的奖状在,她确实不会有什么事,不过这也没必要跟李大叔说。

李大叔不知道这些,还以为是姜瑜曼听进去了。

“行,你明白就好。”

说完这话,又寒暄了几句,他才驾车离开。

姜瑜曼则是继续倒腾一些东西放在屋子里。

现在她去了一趟镇上,算得上已经过了一趟明路,当然不可能老实归整这次带回来的这些。

趁着家里人没回来,从空间里倒腾添置了不少东西,尤其是布料和食材。

然后才拿着东西去厨房开始做饭。

家里人今天是第一天上工,当然要吃好的补补,所以姜瑜曼直接剁了猪蹄准备做红烧猪蹄。

猪蹄剁好洗净,焯水备用。

接着用空间里拿出来的冰糖炒出糖色,下入猪蹄,再加大料焖熟。

知青点一共有两口锅。

盖上锅盖焖猪蹄的时候,另一口锅则是拿来蒸白面馒头。

平时知青们回来做饭都要排队,但是他们没下工的时候,一人用两口锅做饭刚好合适。

猪蹄和馒头差不多时间出锅!

猪蹄色泽红亮,馒头白胖暄软,一看就好吃!

对于自己的厨艺,姜瑜曼相当自信。

至于汤,她直接用空间里的灵泉水,再加上今天在供销社买的紫菜和鸡蛋做了个紫菜蛋花汤。

姜瑜曼尝了一口,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总觉得用灵泉水做出来的汤都要好喝很多。

满满一盆汤,再加上一大碗红烧猪蹄和白面馒头。

做完这些,队里才响起下工的喇叭声。

姜瑜曼赶紧把厨房门窗打开透风,免得等会儿有味道。

吃好菜在后世看来很正常,但是在这种人人都吃糠咽菜的情况下,很容易遭眼红病。

今天是特殊情况,自己必须要去一趟公社里。

等以后等这些人上工去了,她可以早点起来把饭做好,放进空间里。

姜瑜曼一边想事,一边将饭菜都端到了屋子里。

接着没一会儿,就听见有人陆续回来了。

周芸跑在最前面,她饿的不行,一下工就赶紧回来做饭。

等她急匆匆在屋子里拿了高粱面出来,刚走进厨房的门,就闻到了一股残留的肉香。

几乎是瞬间,周芸口中就分泌出了口水,肚子更是饿得咕咕直叫。

她目光下意识在厨房里搜寻了一圈,只见灶台和锅里都干干净净,连肉沫都没看见。

“周姐,你还站在这里干什么?你不是说你饿的不行了?快点做饭啊。”

其他女知青端着面盆走过来说道。

“我咋闻见咱们厨房里有肉味?”周芸耸动两下鼻子,“你们闻闻,看是不是?”

“大队还没分肉,哪来的肉味?周姐,你是不是闻错了?”

“你们进来闻闻,真的有。”周芸十分坚持。

她嗅觉很灵敏,闻出不仅有肉味,而且这道菜应该还烧的很香。

女知青们闻言愣了愣,抬脚走进了厨房。

学周芸似的耸了耸鼻子,仔细闻了一番。

“好像还真有味道……”


人心都是偏的。

姚母听两个儿媳妇这么说姚思萌,忍不住皱眉道:

“不就是一头野猪吗?你们爸也去了,到时候老三分的那头猪也跟着拿出来,两头野猪,给你们三房平分,总行了吧?”

她自认为自己已经是很公平的婆婆了。

姚大嫂和姚二嫂对视一眼,“妈,你说的都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

姚母哼了一声,才道:“瞧你们眼皮子浅的,多大点事,还要在家里闹你们小妹。”

妯娌俩心里这才舒服一点。

虽然还是不如自己男人上山分的多,但好歹也有份。

两头野猪,三房加上爸妈家,一共四份,还能分半头。

也不错了。

姚思萌则是一直在想刚才嫂子说的话,琢磨出变数出在傅景臣父子俩身上。

前世他们没去。

或许还跟姜瑜曼有关系,她能感觉出,姜瑜曼在傅家人心目中很重要。

想起自己之前看见她那股莫名的不适,姚思萌不由得在心里对她更反感了。

明明自己三哥算是得了她的恩惠,但是她就是莫名高兴不起来。

总有一种什么东西不受控制了的感觉。

几个女人不知道姚思萌的想法这么复杂。

商量好了野猪的归属,也没有去广场上看热闹的打算。

准备洗漱睡觉。

不过其他人可都去了。

那么多头野猪,比生产队分肉的猪还要多,大家当然要去看热闹。

此时,所有的野猪都被整齐放在了广场上,仔细一数,居然有二十三头。

除掉要给公社里交的数量,傅景臣一家人还能单独分到五头。

不过姜瑜曼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

一家人商量了一下,把其中三头野猪分给了这次到场看热闹的村民。

村民们相当惊讶:他们没跟着上山,按理说是没有肉分的。

没想到看热闹还有意外之喜。

这下,对傅家人的好感度爬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上。

在他们的印象中,知青都是一群麻烦精,做活慢就算了,还要多人来分粮食。

傅家不一样啊,才来了多久就立了这么大的功,甚至还要给他们分肉!

回去的路上,纷纷跟傅家人道谢。

就连不上工的懒媳妇姜瑜曼也被夸了。

这时候勤劳朴实是美德,她身上没这些特质,他们就夸她美的跟仙女似得。

姜瑜曼听了,忍不住对身边的傅景臣小声道:“民心真淳朴啊,一人一斤猪肉就能这么夸我。”

闻言,傅景臣微微偏头,眉眼间破天荒染了点笑意,“他们只是实话实说。”

旁边刚好听了一嘴的傅海棠:“……。”

她看向自己哥嫂,幽幽道:“哥,你变了。”

傅景臣目光淡淡看过来,虽然没开口说话,但那眼神里的意思明摆着:

哪变了?

傅海棠腹诽,哪里变了难道你自己不清楚吗?

不仅学会说甜言蜜语了。

而且对你媳妇和亲妹子,两副面孔!

但还没来得及开口数落。

就见姜瑜曼挽着自己哥的手道:“老公嘴真甜。”

她仰起脸,眉眼微挑,唇角眼角都弯着,像一只漂亮狡黠的小狐狸。

傅景臣感觉自己身子都麻了半边。

夫妻俩旁若无人般,脉脉对视。

傅海棠搓了搓手上一瞬间起来的鸡皮疙瘩,赶紧退后两步到父母身边去了。

她受不了这两人了。

搬着野猪,

一家人回到了院子里。

知青点其他知青也都喜气洋洋。

他们虽然没跟着上山去打野猪,但是去了广场上看热闹。


傅家分到的屋子只有两间。但是有一间很大,可以隔出两个房间。

右边还有一个塌下去的小隔间,后期也能利用起来。

因为很久没住人,里面有蜘蛛网和灰尘,还有一些破烂的家具需要搬出去。

傅景臣和傅望山力气大,重活就是他俩做,傅母和傅海棠则是帮着收拾东西做卫生。

姜瑜曼想帮忙,傅母赶紧拦住了,“你挺着个大肚子,做什么事情都不方便。赶紧在外面坐着歇歇脚。”

从京城来了这么偏僻的乡下,一家人的精气神都靠姜瑜曼撑着了。

姜瑜曼道:“妈,我帮忙做些小事。”

在火车上她一直都有喝灵泉水,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她觉得自己身体都轻便了不少。

只是这水太特殊,她不敢给家里人喝,只有等做饭的时候放进去。

身体舒服的情况下,她也想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小事也不要做,你就去外面坐着,里面灰尘大。”傅望山也开口了。

傅海棠知道今天颠簸了这么久,也难得没有开口说什么。

傅景臣的态度更直接,他将一条板凳擦干净,放在了屋子外面。

姜瑜曼被一家人看着,只能放弃了帮忙的想法,坐到屋子外面等。

对门,周芸一家人都忙得热火朝天。

周芸虽然人不行,但是手脚很麻利,一会儿忙着擦桌子扫地,一会儿又帮着搬行李。

她公婆慢吞吞的在边上帮忙,时不时还要注意身边的孙子。

瞧见姜瑜曼坐在门外休息,周芸露出一个不屑的表情,转头就跟自己公婆和男人吐槽道:

“真是绣花枕头一包草,中看不中用。都下乡了还啥都不做,还以为是城里的大小姐啊?”

周芸的婆婆姓蔡,此时蔡婆子用吊三角眼瞅了瞅外面,撇嘴道:

“你看她那个妖妖调调的样子,一看就是个败家女人,哪里是过日子的?”

就因为火车上,姜瑜曼说了她们家的孩子,婆媳两个都很看不惯她。

不就是怀个孩子吗?就好像谁没生过孩子似的,至于啥都不干吗?

“等着吧。”周芸笃定道:“这家人摊上这个儿媳妇,绝对是吃亏受罪,少了挣工分的人,日子就好过不起来。”

就算那家人的男人高壮又有什么用?没有能干的女人,一切都是白搭!

蔡婆子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虽然他们一家子下乡也是一落千丈,但是好歹家里的人都有力气,都能下地挣工分。

这家人的儿媳妇连打扫卫生都不愿意,难道还能指望她下地拿工分?

工分可是和口粮挂钩的,她不下地,少了拿工分的人,粮食不够吃,一家人还过不过日子了?

跟他们比起来,自家已经算不错了。

只要想着这一点,周芸觉得心里都舒服了不少。

另外一边。

姜瑜曼可不知道周芸一家人都等着看自己笑话的事儿。

她坐在屋子外面等着,一家人把卫生都打扫好了,傅母才叫她进屋。

她进去的时候,周芸那边都还没收拾好,婆媳俩仍旧忙得跟陀螺似的。

因为知青点只有公用的厨房,傅母怕等会儿人回来了来不及,打扫完就赶紧拿着之前在家里做的包子去蒸热。

等她热好包子,刚好知青们也下工了,三三两两朝着这边回来。

这两天刚开始秋收,知青们整天在地里弯腰割麦子,腰就没有直起来的时候。


这都是他们在老家偷偷养着的猪,费了很多心思,就想来黑市卖了换点钱。

一次拿太多,他害怕出什么事儿,所以先拿了一半。

听见姜瑜曼说不够,见她也不像是多事的人,才这么问。

“要。”姜瑜曼顿时眼睛一亮。

她提要求:“你把这肉搬到巷子里,我让我男人来拿,另外半扇猪肉我也要了。”

本来随口说一句,没想到有意外之喜。

“行。”小伙子扛着肉进了小巷子,称重拿了钱之后,又急匆匆走了。

姜瑜曼看着四周没人,又故技重施将肉都收进了空间里。

等了一会儿,小伙子果然又扛着半扇猪肉来了,照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看见猪肉没了,小伙子也没多想,还以为是姜瑜曼的男人刚才来过了。

拿着钱还挺高兴,没想到这次这么顺,居然遇见了一个这么爽快的大主顾。

小伙子一走,猪肉再次被收进了空间里。

姜瑜曼继续逛,又继续买了白面,大米。

只要是有人卖,她都是照单全收。

一家人下乡两年的嚼用,要在今天一天买齐,一点东西可解决不了燃眉之急。

她也不担心别人注意她,这个时候民心淳朴,大家在这里买东西自己都心虚,没空去害人。

再说了,她东西都放在空间里,根本不怕。

逛了一圈,空荡荡的空间已经多了不少东西。

米面,肉,还有鸡蛋,后来买的红糖冰糖。

尤其是红糖,女人来那事儿的时候,还有自己坐月子的时候都需要用。

涉及到自己,姜瑜曼一点都不含糊。

只可惜红糖是紧俏货,逛遍整个黑市,还是只有五斤。

不过这个黑市没有,其他黑市不一定。

省城这么大,可不是只有一个黑市。

接下来的时间里,姜瑜曼换了帽子,在两个黑市里继续大量收购鸡蛋,大米白面。

猪肉和红糖这些,只要看到,全都要。

甚至还碰见有人来卖牛肉,牛应该是摔死后才处理的,这年头的牛稀罕,轻易不杀。

牛肉也是她喜欢吃的,她也来了十斤。

她虽然懒,但是得益于馋嘴,厨艺很好。

这些东西买上,下乡之后虽然不下工,但是可以保证一家人的三餐。

想着这些,姜瑜曼继续扫荡,一个上午过去,她的空间里已经放了将近三分之一。

仅仅是这些吃的,就花去了将近七百块钱。

至于用的穿的,姜瑜曼接着转战百货商场。

因为手里有公婆给的票,拿出工业票,大铁锅首先安排上。

现在乡下都没有大铁锅,炒出来的菜都不香!

铝制饭盒,红星水杯,还有暖水瓶,锅,碗筷这些都不能少。

现在是秋季,一去就赶上秋收,手套、擦脸擦身上的保养品也不能缺。

一家人带的行李不能太多,秋天过了就是冬天。所以打毛衣的毛线也要买。

普通的土布大量买,柔软舒适的棉布也要买……

还有针线,纽扣这些小物件……

至于棉花,姜瑜曼不着急,下乡的地点应该也有上街的地方,以后去了采买都来得及。

这些东西,她不担心给一家人解释来历。

其他人要上工,她一个人待在家里的时候,就说去买东西了,很轻松就能解决。

将这些日常必需品买完,她从娘家要回来的那一千八已经用的干干净净。

东西总算占了空间大半位置。

姜瑜曼就像是只囤积粮食准备过冬的仓鼠,看着摆着不少东西的空间,总算松了口气。


这道声音听起来格外耳熟,姜瑜曼下意识朝着发声的方向看了一眼,果然看见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正是火车上一直坐在她对面的那个事儿精,周芸。

姜瑜曼没想到这么冤家路窄,本来以为只是在火车上萍水相逢的路人。

没想到他们也是一家人下乡,还能分到一个大队里。

看见姜瑜曼夫妻俩,周芸也愣了愣,随即翻了个白眼,抱着孩子不情不愿上车。

因为心里不乐意,上车的时候动静故意很大,弄得车板一阵摇晃。

赶车的年轻人“哎哟”一声,瞪着她道:“大姐,你能不能轻点?等会儿把咱村上的驴车弄坏了。”

周芸嘟囔道:“位置就这么点,我们也有一家人,他们坐那么宽,我们要挤一挤,当然要动。”

抱怨归抱怨,到底不敢太嚣张,带着孩子、公婆和男人上车,拿着板凳坐在后面。

见傅景臣伸手将姜瑜曼圈着,白眼都要翻到天上去了。

年轻人没管她嘀咕什么,见人坐好了,就驾着驴车朝着石碾子大队走去。

驴车不如小轿车,走起来摇摇晃晃。

好在没什么山路,半个小时后,一行人终于抵达了石碾子大队。

石碾子大队不在深山里,一路走来还算平坦,此时正值秋天,田里一片金黄。

地里抢收的村民们看着驴车走过来,还热情打招呼道:“振江,你这是又被大队长叫去接人了啊?”

这么几年,城里人下乡屡见不鲜,村民们早就习惯了。

姚振江笑道:“是啊叔,刚从火车站接到人。 ”

“你爸也真是的,自己不去接,回回都喊你去……”

听到这里,姜瑜曼下意识看了驾车的年轻人一眼,振江,姚振江?

书里女主姚思萌的三哥,也是家里最会偷懒不干活的人。

按照书里所写,这会儿姚思萌应该还在地里,他来接人确实算得上是偷懒了。

旁边,一路上没个好脸色的周芸听出姚振江是队长的儿子,暗自后悔刚才路上没套近乎。

很快,驴车在知青点停了下来。

石碾子大队的知青点是一个大院子,里面有好几间房子,其中有两间屋子还是砖瓦房。

姜瑜曼知道这就是姚家,原书里,队长家就在知青点里,所以姚思萌才能经常见到傅景臣。

不知情的周芸看见这间砖瓦房,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眼睛都亮了亮。

没等她开口问,砖瓦房里走出来了一个国字脸的中年男人。

姚振江叫了一声爸,众人才反应过来:这就是石碾子大队的队长,姚安国。

姚安国简单和众人交谈了几句,接着才说起了正事:

“咱大队知青点就只有两间屋子了,刚好在两个边上,你们一家一间。”

“现在知青们都在地里没回来,我简单跟你们说一下,房子里没有单独的灶台,你们如果想搭可以自己搭。”

“大队补贴的粮食,晚上我让人给你们送来。要是有什么事情可以来找我,我家就住在这里。”

姚安国接到过通知,知道这次来的傅家人有点关系,所以尽量为他们行方便。

“谢谢队长了。”几人连忙道。

“没事儿,你们累了一天了,赶紧回去休息收拾,明天早上就要跟着一起上工。”

姚安国说完,就转身回了屋子。

两家人不敢闲着,趁着知青点的知青还没有回来,都将行李朝着队长分配的屋子搬。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