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音缘序

第3章 时光匆匆

发表时间: 2023-03-10

五年后。

阳春三月晨露未净,天空还蒙蒙的卷着一层白雾,连太阳都还是清冷冷的,京郊桦树林的官道上却有一辆轱辘辘的马车急急的向南方赶着,车里的人还在不停催着

“快些!再快一些!”

马车的外观稀松平常,可里边的物什却彰显着主人的非富即贵。

端的是蜀锦料子绣暗纹缠枝花的迎枕、坐垫;乌漆的小几连上头放果子的小碟都是钧瓷的。

当中端坐着一位芳龄不过十五六的姑娘,正值好奇活泼的年纪她却与旁人有些不同,目光总带着宠辱不惊的沉静。

只见这姑娘身着寇梢对襟,配海棠两侧绣着牡丹含露式样的襦裙,又搭着青碧色的披帛。

这样鲜嫩的装扮却在满室的肃穆下并不显得轻快。

再向上瞧

一双纤纤柔荑上是一对缠枝鎏金缀和田玉的臂玔,左手腕上边还有一个很素净的羊脂玉镯子,摩挲的温润柔亮应该是常年佩戴的倒和那玉臂玔相互辉映了。

那女子项戴圆环坠金锁,耳挂镂空花生金珥铛,那铒铛总共不过一节小指长短精致非常,其中还有颗绿豆大小的红珊瑚珠子随着马车疾驰骨碌碌的转。

这少女高梳双刀半翻髻左右各插上一只镶玛瑙的鎏金素钗,点翠嵌珍珠流苏步摇,细细打量一番正是临安县许家小姐许音华。

音华这时已初初长开了些,白皙清透的鹅蛋脸薄薄上了一层脂粉又细细描了远山眉,捧起额间一点丹阳照水花钿,一双灵动的丹凤眼微微上挑空灵清澈。

两片丰腴的嘴唇也稍点了些口脂,是明丽又不失端庄的长相,因着年纪还尚小便又多了些娇俏。

马车内还有两位丫鬟打扮的姑娘。

大的不过十六上下———正是白术。

小的也有十三四岁名唤茯苓是个武婢,身上着单系青灰暗纹圆领袍。蹀躞上还挂着镶宝石的精巧匕首做装饰还着直耳幞头,好一副干练模样。

在马车后头还跟着三个骑马随行的精壮男子,两个略通武艺的充做护卫,另一个则做小厮打扮。一行人只顾快快赶路,车夫更是将马鞭抡的飞快,只见得两旁树影斑驳,马蹄哒哒不停。

音华坐在马车内心急如焚,一天前留在临安城的掌柜寄出的信上说自从江书病逝.江止就开始明里暗里的收拢江家产业,江大夫人有心扶植江顺跟江止争,可江顺那畏畏缩缩的样子实在是扶不起的阿斗。

一来二去反倒被江止占去不少便宜,再加上丧子之痛终日郁结于心,身体每况愈下,也没了力气打压江止,只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模样。

江家老爷更是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性子,现在这江家家主也是朝不保夕,因着是江家内部的事自己留在临安城的人手也不好帮的太过点眼,所以江家情势急转直下!内忧外患让江大夫人一下子病在榻上且病情来势汹汹。

音华与江大夫人虽并不亲厚.可她终归是江书的母亲,接到信后连忙收拾行装规整账册,等收拾了个七七八八偏偏已经宵禁,只好等明天再出发。这才一大早片刻不停的向临安县行进。

要说这京城也真是卧虎藏龙之地!那可真是坊间街巷随便揪出一个来不是达官显贵也是家有薄资,最不缺的就是贵人!且关系网错综复杂!

一个小小的干果铺子就算不是哪位京官的产业,也是有势力相扶。以至于在临安城足足筹谋了两年多才在京城有稍稍立足之地,就这还是沾了姨母的福气。

外祖家中有一子二女,均是外祖母所出。大舅舅心系仕途却没有多大的发展,为官十三年至今也只是个正六品宣州绥安县县令!好在为官清廉将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又不缺花销倒也乐在其中。

大舅舅为人耿直不懂变通,纵使颇有政绩也被上头压了下来多年未有迁动,舅母常为大舅舅的脾气操心生怕他又得罪了人。

大舅舅却说“做个芝麻小官乐得清闲,有事自有上头的担待,祸及不到我,我只管做好本分就是。再说了,当初娘子若不是看中我是个实心的,以我当初那不上不下的身份娘子又怎会嫁与我呢?”

大舅母一听这话直羞得两颊绯红:“你贯会说些浑话与我听”好在大舅母是个和乐性子几次下来也就想开了。

只可惜大舅舅因大了姨母三岁自小便送去学堂熟读圣贤书,又四处求学一心考取功名,并不常在家,与姨母也不常常见得到。

倒是大舅母嫁过来后和姨母母亲相处的很好,姨母常常在音华面前夸舅母说家里那样大的家业却是个爽朗性子,让人看着就舒服。

舅母是家中独女,可是并没养成娇惯的性子。家里是经营首饰头面,绫罗绸缎起家的,其他的领域也有涉猎,早在太爷爷那辈就将名头打了起来,家里没什么特别的物什,就是钱多!

所以大舅母平时待人接物十分大方,认为只要钱能摆平的事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只有一件事让她曾苦恼非常,那就是成亲多年只生了一个女儿,纳的一房小妾也无所出。大舅舅倒是并无不满,只说缘分未到。终于在成亲的第七年生下了儿子取名许修缘,说是修来的缘分。

而姨母是娘亲的胞姐,大母亲六岁,自小便对母亲多加爱护。当初外祖为了两个女儿的亲事还特意到京城榜下捉婿,亲自挑了两个人品贵重的后辈。

姨母嫁到了姓秦的那个书生手里,孕有两子一女手下两房小妾被收制的服服帖帖,只有一位钱姨娘育有一女。

而母亲却不愿意和那位孙举人定亲,说不愿就这样和一个陌生人扯上关系要找个自己欢喜的。

外祖气的直哆嗦,可母亲是老幺又伶俐可爱自小就是捧着长大的,也不舍得逼得太紧。最后在母亲绝食三日的抗议下告终。

母亲后来与父亲相识,倾心相许,而父亲也从商,外祖想让女儿嫁个有功名在身的,父女两谁也不肯让步,只闹得互不来往。直到自己出生在姨母大舅舅的安排下关系才渐渐缓和,重新走动。

不过母亲与父亲也确实恩爱非常,至少自己家里是没有小妾的!

父亲待母亲十年如一日,哪怕被人说惧内也毫不在意,奶奶有时立立威风父亲也是百般相护.从中斡旋,母亲当时在临安县可真是人人艳羡。

而姨母与大姨夫虽是父母之命可也过得相敬如宾,姨母又有主见姨夫曾直言姨母是他的贤内助,对姨母颇为敬重。因着姨母果断聪慧也得婆母欢心秦家中馈在嫁过去三个多月后就移交到姨母手里,是极体面的当家大娘子!

而姨夫则专心仕途终于在天宝十二年的春闱榜上有名,一次登科,荣登一甲探花!辗转做了九年的外放官,吏部考绩连续七年评优,脑子又活络终于再两年前调任京都任长安县正五品县令,真可谓是平步青云!

音华初入京都姨夫可是给了不少助力。不过姨母对自己暗中帮助江家的事颇有微词。

其一自己已经及䈂京城之中知道临安县的人不多,为以后考虑当要避嫌;

其二姨母向来看不上江家,只觉得除了江书一家子没一个上的了台面的!尤其是江伯母一边看不上我的出身一边又惦记着许家的产业又当又立十分做作。

音华自然也知道其中厉害,可终究过不了心里的坎,所以江家的事也是能帮就帮。

秦大夫人也知道外甥女重情义觉得愧对江书,音华命苦又自小老成也仅有这一件事任性了些,索性天塌了还有自己和哥哥撑着,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不过自己这次回临安县可不单单是为了江伯母,她还没有那个分量!说起来江书的死她也脱不了干系!

更重要的是为了一个传言,一个能毁了她和江书之间所有情意的传言……